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维舟(ID:weizhousw),作者:维舟,题图来自:《老友记》
人类是唯一一种会感应无聊的动物,缘故原由也很简朴:只有人类才会感应不满,才会追寻自己生涯的意义,而“无聊”表面上看是无所事事,现实上说到底是以为“做什么都没意思”,提不起兴致,因而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事物上面,由于看起来没有什么事是值得去做的。
毫无疑问,差别时代的人都可能会在某一刻感应无聊,但同样真实的是:直到现代社会,这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战后初期就已发现,恰是在那些基本需求似乎无一不被知足了的富足社会,泛起了“生计空虚”,由于人们在温饱获得解决之后,却“没有实现意义意志”——换言之,这是一种“在世是为了什么”的价值拷问。
他在其名著《无意义生涯之痛苦》中指出,“与动物相反,没有什么本能的器械告诉人必须做什么;而且与昔日的人相反,也不再有什么传统的器械告诉今天的人们应该做什么”,其效果是,“与传统的脱离,一定增添无意义感”。
《剖解无聊》[加]马克·金维尔 著,王喆 / 章倜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
一、现代人的处境
岂论利害,这就是现代人的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剖解无聊”这个话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无聊”,相反,马克·金维尔作为哲学教授和社会评论家,正是想要由此切入来窥见现代蓬勃社会的某些基本症结,就像他在书中说的,“无聊或许是现代人生涯的基本特征,由于它标志着自我因若何获得知足而疑心的状态”。
若是要说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地方,或许倒可以说,像这样重大的问题,居然直到现在才有人系统地反思——可能“无聊”这个话题由于看起来无聊而太容易被人忽视了。
在西方文化的脉络中,“无聊”最初的寄义与现在迥然差别:在中世纪的基督教语境下,那是指一种“略带罪恶感又什么都不想做的历久绝望状态”,而当今所明白的“无聊”的确是现代化的产物,英语中bore一词直到1766年才具有“无聊的状态,无精打采的厌倦发作”的意味,甚至有评论家宣称,在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时代之前,没有无聊这种器械。
在此值得弥补的是,这可能是多重因素的连系:更多人在生计基本需求获得知足之后,最先追寻意义;正因小我私家面临着空前厚实的选择,以是反而陷入无所适从,由于无聊正是注意力无法集中;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给现代人施加了麋集的刺激,正如习惯了城市里的千奇百怪,会以为墟落生涯清淡无聊,但从小在墟落长大的人却未必这么以为。
“有些人是云云无聊,他们能让你在5分钟内就浪费了一整天。”
——这话充实解释“无聊”是一种强烈的主观感受
这也是明白这种心理状态的一个要害点:“无聊”从来都是一种主观感受,取决于对谁而言。一小我私家乐在其中的事,在另一个不感兴趣的人看来,很可能以为异常无聊。若是没有厚实刺激的现代文化陪衬,你可能也并不会以为一样平常生涯死板、单调、乏味。
这很自然地促使现代人萌生一种对一样平常生涯的不满,“信赖已往比现在色彩斑斓,异域风情的地方比家乡更吸引人”,而这实在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特征。固然,这种不满和憧憬自己就催生了种种现代产业,让你能在虚拟空间得以逃避现实,排遣无聊的生涯。
在努力的意义上,这种难以忍受无聊的心理感动可以发作出创造性。提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这句名言的历史学家克罗齐原本是个业余爱好者,他把研究历史看成是制止小我私家痛苦和无聊生涯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说他是“仅仅为了逃避威胁着他的无聊而不辞劳怨研究和写作的人”。
在近代新教伦理的价值观中,游戏、玩耍和娱乐被看成是噜苏和无所事事,只有勤勉事情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这种有着伟大能动性的生命感动眼前,无聊几乎是不能忍受的折磨。乔治·艾略特虽然自己就是女性小说家,却曾说过:“所有的劳动皆有益处,然而女性的愚蠢小说,照我们想象,谈不上是劳动的效果,只能说是无聊找事做的效果。”现实上,近代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此。
二、主宰自我生涯
然而到了后现代社会,这种创造性似乎也逐渐枯竭,由于在消费文化下,价值伦理已经发生了改变,正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言,此时人们追求的是贪得无厌的“快乐”,而“快乐生涯是一种确保不无聊的生涯,是种不停‘有事发生’的生涯,有新鲜、令人兴奋的事情,而令人兴奋则是由于事情的新鲜。”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在无异于饮鸩止渴,由于这相当于某种上瘾状态,需要不停的刺激,不仅无聊具有成瘾的特征,而且它们现实上是一体两面。其效果,“无聊”成了一种被商业价值一定、开发利用的状态。
若是这仅仅只是小我私家的心理问题,倒也罢了,但若是这成了一个社会现象,意义就完全差别了。这意味着社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沉闷状态,由于成瘾和无聊都降低了主体的抵抗力,导向一种看起来恬静的萎靡状态——我知道这样的生涯有点不对劲,但却无法自拔。
这就像一小我私家面临着一桌菜,不知道吃什么好,即便并没有饥饿感,但似乎又忍不住要不停地吃。这都消弭了对生涯的不满,打消了重新生涯的动力,只剩下一种天堂般的无聊——由于若是你不追求意义,那么不需要动脑筋就能活得很恬静。
这样的生涯有什么问题吗?马克·金维尔敏锐地意识到,这并不是一种值得憧憬的优越生涯,而可能让人陷入一种对自己的存在状态置若罔闻的危险田地。原本协调的个体自我已经碎片化了,我们通过差别的“界面”与外界接触,是这些构成了自我与自身可能境况的关系总和——简朴地说,我们已经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涯。
随着网络的兴起,就连家也不再是一小我私家的城堡,而随时被无孔不入的信息流所渗透,因而问题并不是小我私家自控力的降低,而是这些气力已经突破了小我私家的控制力,甚至转而控制我们的生涯。
一切都超载了、过量了,面临眼花缭乱的种种选择和海量信息,人们已经无所适从。就像超市货架上那些五花八门、但又差异不大的商品,着实让人难以决议——现实中的种种信息也是云云,以至于“我们再也无法辨明真伪,无法分清现实和表象”。
在这样茫然没有偏向的处境中,自我的“感受”成了唯一真实的礁石,可供我们在汪洋大海中驻足;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加倍难以对话,由于人人都忙于表达坚定的甚至耸人听闻的看法,却无法耐心去相互聆听。
在这个意义上,“无聊”作为这个时代公认的最常见情绪,正体现出当下的“感受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是社会意识定型之前的鲜活体验,也指向现代社会的意义危急。
若是说“无聊”是一种缺乏行动力的状态,那么“剖解无聊”正是不满于这种状态自己,认识到这不应让我们自己深陷于此,进而召唤有意义的行动。借用鲁迅的名言,不在无聊中发作,就在无聊中消亡。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维舟(ID:weizhousw),作者:维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html/2020/1111/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