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娱乐独角兽(ID:yuledujiaoshou)”,作者:周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第23届上海国际影戏节开幕的露天影院。
7月25日,第23届上海国际影戏节伴随着上海鼓噪的蝉鸣,正式开幕。这或许是历史上最急急的一个上影节,疫情情形频频下,官方从确定举行、计划放映、宣布片单、到开放来宾注册、谋划论坛、项目创投等各个环节落地,只用了两个星期。
这也是最受期待与盼望的上影节,影戏节官方海报的主题定为“重逢”,傅若清、王健儿、王长田、于冬、程武、李捷六位行业大佬代表行业头部公司出席开幕论坛,影戏行业似乎真正与民众重逢了。
而真正主要的问题是,重逢的仪式完成了,重逢之后影戏市场何时真正步入正轨?
一方面,票房市场的情形需要考察,到底有若干人走进影戏院?“我以为未来两周是异常要害的,周末和下个周末。我们希望这两个周末,若是更多的观众入场,从票务平台的情形来看,应该会恢复到平时同期的正常的2/3影戏票房的水平。” 阿里巴巴团体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说。
影戏节开幕这天,海内影院复工后迎来第一个周末,专资办中国影戏票房数据显示,周五(7月24日)《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喋血战士》两部入口新片(海内首次上映)开画,票房发盘到达1925万,“也许是以中国影戏市场1/6的场次,实现了1/5的一样平常票房,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数据。”李捷说。而接下来两天,是行业考察票房市场活力几何的主要节点。
另一方面,是影戏行业上游内容创作问题,行业有若干片源?“我们现在的片源也许四五百部,能够支撑到明年三四月份,明年的暑期档可能会有建党百年的献礼影戏泛起,然则接下来档期是对照空的。” 博纳影业团体总裁于冬说。
而疫情对影戏行业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冗长,“这场疫情会加速整个产业的结构性的调整。重启之后线下重资产,影院、影视基地、主题乐园等,会加大吞并收购重组的力度,线下营业会加速与线上渠道、流媒体的融合整合置换。” 上海影戏(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影”)董事长王健儿说。
2018年行业回归理性、2019年的“后600亿时代”到被疫情打乱的2020年,影戏产业上下游各环履历一番洗牌,在意外与款式转变里走向新的局势。
危与机之下,影戏头部公司的“要害词”
“2020年上半年整个的影戏行业面临着异常严重的挑战,但实在我们以为每一次危急,每一次挑战反而可能是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反思自我,举行更好的思索和沉淀,更好的练内功,对未来的生长打好基础的转危为机的机遇。”腾讯团体副总裁、阅文团体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说。
而“危”若何转变成“机”,从各公司在疫情时代或者复工之初作出的结构中,或许能够获得谜底。
腾讯影业的要害词是“毗邻”。程武先容,腾讯影业在疫情时代一共在三个方面推进影戏事情。一方面仍然在举行影戏项目的创作筹备;第二方面腾讯影业加大了对于行业优异的制片人、编剧、包罗制作环节等各个环节优异人才的招募力度;第三方面,腾讯系统内也做了一轮的调整,腾讯影业在系统内将更慎密联动阅文团体、新丽传媒、猫眼娱乐等上下游公司,系统外则更努力更开放,毗邻更多的优异的创作者。
同样具备互联网基因的阿里影业,疫情发生时展现出加倍显著的“服务”属性。淘票票作为海内主要票务平台之一,影院宣布关闭时刻,平台三天内完成了近百万的退票,在这个过程中负担了一部分退票形成的资金压力,并在4月中旬时就已经最先凭据疫情情形举行隔座售票、疫情安全防控等产物开发,影院复工后阿里影业旗下淘票票、灯塔、云智等平台,免去了影戏院服务费。
而光线传媒、博纳影业这类传统影视公司则勉力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转,焦点是“帮扶”。光线传媒一方面公司内部团队与创作质量的稳固,不减薪、不裁员,并连续招聘人才,大量精神剧本,一方面则帮扶中小企业,“对我们投资和相助的企业,光线传媒派出了我们主要的管理者到他们公司去事情,有的则是派出了我们的编剧和项目管理人员来帮他们生长项目,包罗解决资金的问题。”
博纳影业没有股市资源市场的支持,帮扶更直接的来自于行业各环公司。“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奔忙在各大业主老板跟他们讲租降租,现在我感受照样很获得业主方的同情跟明白的,比如说银泰百货、中粮大悦城、龙湖地产、北京的兆泰、上海的复星都给博纳影业给予了疫情时代全免,我稀奇感动,我以为这就是企业帮企业,企业家帮企业家,这也代表了中国经济的韧劲。”于冬说。
中国影戏、上海影戏这样的“国家队”选手,更多的是对外“辅助”。中国影戏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原影戏刊行董事长傅若清示意,于7月24日至8月31日在天下范围内免费发放400万张观影券,投放近1亿。上影团体则在疫情时代推出了天下首支“影院抗疫纾困基金”,抗疫纾困基金笼罩整个长三角,总额达10亿。
“这样人人联手做事情,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于冬叹息。
这场疫情让影戏行业遭遇了亘古未有的打击,然则也让产业链条各方意识到毗邻与相助的主要性。2018年行业提及“抱团取暖和”,或许还带着一点意味不明的讥讽色彩,但2020年行业提及联手、帮扶这类词,却是心头一热。行业在不能避免地走向团结,不仅仅是项目或资源上的相助,更像是为一个行业若何更久远、更康健的生长而杀青的共识。
影戏行业真正的“敌人”是谁?
现在,行业内头部影戏公司在影院复工后已经在迅速恢复生产刊行节奏,配合着今年抗美援朝70周年、2021年建党100年的时间节点,在各路类型片之外另有一批大制作献礼片袭来。
7月20日腾讯影业介入出品的影戏《第一次的离别》也作为影院复工的首部新片上映,同时7月份腾讯影业与上海影戏(团体)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阅文团体团结出品的建党百年献礼片《1921》已经开机,后续腾讯影业另有《许愿神龙》《怒火重案》等影戏作品。
阿里影业介入出品的恋爱影戏《我在时间终点等你》七夕档上映,新片《一点就抵家》预定国庆档,而《第一炉香》《拆弹专家2》等影戏也将上映,现在阿里影业筹备或者开机影戏项目到达了6部。
光线传媒今年5月开拍的恋爱片《你的婚礼》已经基本拍完,而关于李大钊生平的影片《革命者》、抗疫题材《火神山》等新片都在周全的推进之中。博纳影业抗疫题材的影戏《中国医生》在武汉解封的第一时间就举行了取材。
中影则有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与北京文化相助、7位导演团结制作的《我和我的家乡》,同时还在和阿里影业团结打磨关于抗疫题材的影戏。10月下旬,中影和中原将会团结推出四部反映抗美援朝志愿军出国作战题材的影片,包罗与阿里影业相助的农村扶贫题材的影戏《一点就抵家》也在将上映。
上影则对外宣布了片单,据悉作品到达25部,包罗有《1921》《大城大楼》等献礼片在内的12部故事片,另有5部电视剧集,5部动漫作品,2部纪录影戏,1部京剧影戏。
但这些“新粮”并不能缓解影戏行业面临的“饥荒”。“我们应该加速恢复影戏的创作,这是现在对照着急的事情。”于冬强调。影戏行业开机量与创作意识还没有恢复正常,“前不久说横店的开机量,基本上剧组恢复的挺快的,但大部分是十天左右的网络影戏,我们真正的院线影戏开机量是很低的。”
更让行业以为忧虑的是,影戏作为一种内容形态,还面临着新的打击。疫情时代线上内容大发作,内容市场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趋势已经十分显著,以下院线刊行为主的影戏市场,也不得不正视线上刊行与网络影戏的存在。
网络影戏是否会对院线影戏造成打击、甚至取代院线影戏?李捷给出笃定的回覆,影戏成熟的商业模式使它不停提高、并拥有不能替换性。
“虽然流媒体长视频内容有得天独厚的观影便利和理论上无限大的排片、无限多用户的优势,然则影戏行业与剧集行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它降生的第一天就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商业模式,一人一张影戏票,决议了影戏天生是C端收费的产物,只有用户愿意买单的情形下影戏才可以成为一个卖出的产物,这样就倒逼影戏创作者不停的技术创新,实现内容提高。我从来都不忧郁院线影戏会泛起消亡或者被长视频内容替换。”
而传统院线公司也表现出拥抱线上刊行新趋势的意愿。傅若清示意,上影未来除了线下、影院的影戏刊行之外,将大踏步地推进线上影戏的刊行事情,差异化地和爱优腾配合发展。
未来影戏市场上流媒体线上影戏刊行、网络影戏都将成为影戏市场的一种弥补选择,行业需要做的不是担忧一个不存在的挑战,而是若何让院线与流媒体建立起相互津贴的运行模式。
“今天真正要忧郁的不是网络影戏内容对院线影戏的打击,而是短视频对人类阅读习惯的改变。”论坛上李捷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近几年短视频、直播风口连续上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用户迅速增长,秀场、游戏、卖货等直播形式层出不穷,年轻一代已经习惯短视频、直播快捷直接的内容表达形式。疫情时代有人盼望影院回归,有人顺应了影院的缺失。
“由于观众会习惯越来越喜欢短的、直给的、没有任何剧情设计的内容,可能就是一些梗和视觉打击,而影戏是要有故事剧情和演出的。这种短视频的阅读习惯被建立起来是恐怖的,我们可能再下一代,再再下一代,他们可能接受不了看过长的影戏。”
行业已经有了认知,无论是院线有序恢复营业,照样上海影戏节的举行,这些都只是影戏市场复工的最先,之后或许要履历一个漫长的“复工档”才能让一切走向正轨。而这个复工过渡期比想象中更长,它不单单是影戏行业自身的重塑和挑战,另有着影戏行业若何与流媒体等线上形式完成自洽,若何从短视频、直播等“快销”内容中夺回市场的问题。
“影戏不是人类生计的必需品,但好的影戏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程武叹息。这场疫情不仅仅是一场资源灾难,也是时代给影戏产业的一次感念教育,而这届影戏节注定要退下它的胭脂花色与迷幻泡沫,露出行业最真诚的样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html/2020/0727/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