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刻重新审阅制造业了。
制造业看似壮大,实在懦弱,也会面临力不能胜的天灾,这天灾就是管控不了供应链上下游的风险。
举个例子,上个月,意大利疫情趋于严重时,有个段子在中国盛行:
一家意大利公司将500万个口罩的采购需求同时放给了三个中国公司,这三家中国公司又各自询问了10家互助的贸易公司,这10家贸易公司又各自询问了10家口罩工厂,于是海内口罩工厂得到了有15亿只口罩要下单的信号,纷纷提高了出厂价。
由此可见,供应链出问题,焦点是数据与信息的不透明与缺乏:不能第一时间获得上游供应商的风险信息,也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训练模子对风险举行预判;供需信息缺乏有用对接;供应链信息的通报往往是线性的通报,下游2%的需求转变,经由中游若干节点,到上游可能形成5%甚至10%的供应转变,从而形成库存积压。这是供应链上常泛起的“牛鞭效应”。
不算疫情这个黑天鹅,供应链泛起风险也是常有的事:供应商所在地泛起自然灾害;金融抑制导致供应商资金链出问题;环保治理严酷使中小供应商难以为继;短期供应不足导致焦点原材料价钱上涨甚至缺货,等等,都是供应链系统出了问题,带来损失。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艺手段,可以去应对工业“天灾”?
现在一个显著趋势是,通过AI、IOT等手艺,搭建供应链控制塔,把各个节点信息采集、共享,上下游端到端地实现信息透明,并行使工业大数据对供需、价钱等种种风险举行AI模子展望。在未来,通过手艺平台,治理者可以在线实时知道某种原材料有涨价风险,某家供应商的产能有问题,哪个区域有更合适的供应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与“天灾”抗衡的机遇;对于手艺厂商来说,提供“控制塔”能力意味着不小的商业机遇。
这样的控制塔在那里呢?目前市场上有了许多探索,但都还不太成熟。
差别应用平台在治理供应链风险上的功效差异
相对来说,被列入新基建的工业互联网可以在端到端透明上,提供更多可行性。前沿手艺情报所专栏揭晓过一篇文章先容工业互联网。它可以通过工业IOT毗邻供应商装备,实时获得供应链大数据;可以通过PaaS层封装的AI算法,展望风险;应用层也有数字化采购工具,以及供需对接的应用,实现多供应商的目的并增强数字化治理。这样,制造业面临的供应链“天灾”,可以通过手艺平台来治理。
虽然以上应用在制造业中还未普及,但未来偏向已明。像百布、震坤行等工业B2B电商,在之前拉拢、自营的基础上,也向工业互联网偏向生长,用IOT装备毗邻整个供应链。
本篇文章,我们试图回覆以下问题:
制造业在面临供应链风险时,能够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吗?
工业互联网上述功效,都能起到什么样的详细作用?
现在工业互联网在企业的供应链治理中应用还很少,这是为什么,还存哪些局限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html/2020/0415/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