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佳璇,原题目:《周深改编《相思》引争议,为何有人以为古风音乐上不了台面?》,头图来自:《歌手·当打之年》
继二次元神曲《达拉崩吧》之后,周深又把一首改编版《相思》,带上了《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
《相思》是2000年古装神话电视剧《西游记后传》的片尾曲,由三宝作曲,赵小源作词,毛阿敏演唱。在改编中,周深还加入了苏州评弹气概的歌曲《秦淮景》。大部门弹幕都在刷《西游记后传》的时代回忆,观众们也纷纷夸赞周深天籁般的歌声。
芒果TV将这一期的题目定为:周深古风诉相思情。爱奇艺也标注为:周深古风情歌混搭评弹。
但差别的声音也泛起了。
“希望周深可以唱些有深度的、难度大的歌,这些古风音乐就算了吧。”
“周深加入的《秦淮景》是很不错的,光靠那些古风盛行曲是不行的。”
“周深这次的装扮就不像是唱《相思》那种歌曲,反而很像是要唱古风圈那种垃圾填词的玩意……”
古风音乐,这是个敏感的标签。在所谓的音乐“小看链”中,它一直处于异常尴尬的位置。
爱的人深爱,憎恶的人骂它是“口水歌”“QQ空间水准”“粗制滥造”“小偷”,甚至称自己患有“古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古风音乐怎么了?它因何遭受云云多恶评?这其中有哪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是因刻板印象引发的群体诛讨?我们来一探事实。
侵权风浪
到底什么是古风音乐?
百度百科这样注释:对于什么是古风音乐,学界还没有给出一个权威的界说。然则大致特点可以归纳为:歌词古典雅致、宛如诗词歌赋,曲调唯美,注重旋律,多用民族乐器,差别于摇滚音乐的金属感和古典音乐的厚重感。除此之外,百度百科还用了不少篇幅,区分了“古风”“中国风”“古曲”这三个观点。
实际情况中,这些尺度往往是失灵的。在古风标签之下,反而泛起了许多争议和风浪。
2019年11月28日,歌手阿兰的工作室公布一条微博,声明“有人在未经官方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填词翻唱阿兰女士的音乐作品”,要求翻唱者住手侵权,平台尽快下架,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随后,歌手阿兰本人转发微博,并写道:相互尊重。
QQ音乐反映迅速,统计侵权作品,在阿兰微博下贴出清单,示意正陆续下架。
图源丨微博“QQ音乐小助手”
这份清单里列出的,险些全部是网络古风音乐的填翻作品,其中还涉及了不少着名翻唱歌手。许多歌手起劲处置,第一时间私信阿兰,并将歌曲下架,不少粉丝也到阿兰微博下致歉。但顺遂维权之下,绝非一片祥和。
“终于开撕古风婊了,阿兰女士被种种古风网红翻唱乱填词的歌至少也有二三十首了……藏音都飚不出半句就敢用《明日赞歌》的曲子,歌词也是东拼西凑狗屁不通。”维权微博下最高票的谈论这样写道。
“古风婊”,这种太过逆耳的形容,激起了许多古风音乐粉丝的气忿情绪。他们起劲致歉和澄清,但着实无法接受这些攻击:“小偷”“剽窃”“不要脸”。
为什么网络古风音乐是“侵权重灾区”?这与它的降生有关。
21世纪初,互联网刚在中国兴起,许多新兴文化在网络上泛起,音乐领域也不破例。
2003年,那是还没有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时代,分贝网(原163888)建立。它曾创下最绚烂的战绩:打造了全中国第一个网络签约歌手“香香”,通过向用户收取60元的会员费实现盈利,首发了唱遍大街小巷的歌曲《老鼠爱大米》, 06年成为“超级女声”原创音乐征集的唯一流动平台,占有中国网络音乐总量的70%。
在分贝网,用户可以上传自制内容,这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其中,伴奏和翻唱因门槛较低,成为了分贝网的主要板块。
在众多翻唱之中,“古翻圈”泛起了。网友们行使昔时爆火的仙侠类网游配乐,日本和风/中国风歌曲,填词翻唱了许多游戏或小说的同人歌。这种新颖的填翻形式,为许多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随着兴趣者越来越多,部门曲作也最先创作原创音乐,但这些音乐并不涉及商业,大多是“为爱发电”,自娱自乐。
2007年1月6日,古风音乐第一大社团“墨明棋妙”(后文简称墨村)建立,以“万有引力向古风”为口号,创作了许多优质原创作品,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生涯,兴趣者们逐渐以“古风圈粉丝”自居。
墨明棋妙音乐会现场
古风圈早期词作“雨霁天青”告诉刺猬公社,她最初最先填词就是受到了墨村的影响,为自己创作的小说《暮云深》填了首同人词,在小范围的同伙圈子内流传,回响还不错,于是走上了填词之路。
另一位词作“小鱼萝莉”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加入网络填词大赛并夺魁,获得了墨村创始人之一“EDIQ”较高的评价,才最先加入古风词作这个群体。
可以说,险些所有网络古风音乐兴趣者,都知道EDIQ这个名字,都知道墨村。在一个新事物的生长初期,拥有优质原创能力的墨村,险些界说了“网络古风音乐”,影响了整个古风圈。
然而,即便是创作了众多原创古风的EDIQ,成名作《盛唐夜唱》也是填词作品,原曲是霹雳布袋戏角色曲《离魂》。
填翻有罪?原创不佳?
一位古风词作示意:“昔时古风填翻曲的泉源主要有三个:日本Rin'团队,台湾霹雳布袋戏,日本东方Project。”
这三个泉源的曲目大多由民族乐器演绎,很有古风填翻“潜力”。
Rin'团队于2003年建立,由日本三名女性器乐演奏家组成,主要使用筝、十七弦、琵琶、三弦、尺八等乐器,开创了日本盛行乐从未有过的新气概。出道单曲《Sakitama~幸魂~》厥后被填翻为古风歌手“音频怪物”演唱的《百鬼夜行》,由恨醉填词。
台湾霹雳布袋戏的主角则是人偶,音乐是陪衬空气的主要工具。在早期没有原创能力时,剧集中也借用了日本动漫音乐,或用民族乐器演绎的大陆音乐等等,但在1998年建立了原创团队,制作了大量精品配乐。
日本东方Project则有些特殊。它的原作是ZUN和同伙创作的弹幕游戏,由于ZUN支持同人创作,明确开放商业/非商业授权,它最终生长成了笼罩游戏、漫画、音乐、文学等诸多方面的系列作品。
东方系列兴趣者“虚空之翼”说:东方的原作音乐其实是冷门中的冷门,基本只有东方兴趣者会去听,许多路人纵然听了也会被曲风(特别是早期曲风)劝退。而翻唱类就不一样了,大多翻唱翻奏会重新编曲,对路人更友好,许多人是由于翻唱入坑。
十几年前,这些音乐的原作很少有机遇进入大陆听众的耳朵,但简直“养活”了最初期的古风填翻,让它得以生长。
十几年后,知识产权逐渐获得重视和珍爱,即便是“为爱发电”也有版权争议。这些早期养料反过来成为了古风音乐的“原罪”,网络古风音乐被“侵权”两个字压到抬不起头。
在另一端,古风音乐也在向前生长,创作者固然不会满足于填翻,也搭伙儿出了许多原创作品。但许多原创仍然无法获得民众认同。
在2018年播出的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中,网络古风歌手“贰婶”唱了一首“suixinsuiyuan”作词,“只有影子”介入作曲的原创作品《悟空》。霍尊和场外点评人“国风侠”示意古风音乐存在通病:词不精炼,曲一模一样,唱浮于外面。
这些谈论,将一些从未消逝过的争论,再次翻上台面。
知乎用户“崔二元”说道:十个词就差不多归纳综合了“古风音乐”。时间必须是“千年”;地址动不动“天下”;人物则多“谁人”;原由常见“离愁”;经过多要“倘佯”;效果就是“殇”;仰面“月”,见“青衣”,“不见”“谁人”,请告诉我没有类似词汇的“网络伤感古风歌曲”。
在许多听众心中,似乎“言之无物”“典故堆砌”“伤春悲秋”“虚张声势”就即是古风歌,古风歌词的创作者,大多就是没读过几本书的初中生,天天无病呻吟的青春期少男少女。
可事实上,“邪叫教主”在创作《九九八十一》之前,又重新粗读了原版《西游记》,同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雨霁天青”首次填词时,正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她的填词作品还曾被初中语文先生制作成歌词赏析选修课,成为了学校的精品课程。
但仍有不少网友吐槽古风歌:“三句朱砂五句描眉”、“哪首古风不带殇”……
为了打破这种私见,民众号“国风印象”以总量七十六万字的古风歌词为素材,通过手艺剖析,得出结论:“从2005年至2019年9月的古风歌里,只有不到7%的古风歌泛起‘殇’字,约莫5%的作品错用‘殇’字”,并呼吁:请不要由于少量错误,否认古风圈100%的作品。
对古风音乐通病的评价错了吗?
部门古风音乐的粉丝是理智的。他们认可,在兴趣者较多的古风圈里,质量乱七八糟的征象存在,并起劲推荐一些心目中的精品歌曲,但在历久形成的刻板印象之下,这并不容易。
“小圈子”被打破
从“为爱发电”到出售专辑,从YY粉丝歌会到线下音乐会,从同人衍生到商业作品,大型社团建立公司或被巨头注资……随着古风音乐的生长,市场印记越来越显著。
近几年,官方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推许古风音乐,团结古风音乐人制作文化推广向的歌曲;资源也最先看好“古风音乐”这个标签,鼎力选举自带流量的古风歌手,投资古风音乐项目;一些原本就在古风圈的歌手建立工作室,举行更专业的创作;许多新泛起的音乐人和团队也最先创作带有古风元素的歌曲,并在音乐或短视频平台爆红。
“共青团中央”微博点赞原创古风歌曲
这个曾以社群文化为基本的小圈子在扩大,许多人进来,一些人脱离,运行规则也在发生转变。
好比,古风音乐的观点变得更庞大。
爆款《盗将行》《芒种》《红昭愿》等歌曲的泛起,让许多听众以为这就是古风音乐,而不喜欢这些歌曲或吐槽歌词的人,往往连带着古风音乐一起吐槽。这让古风圈老粉丝很无奈,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不认可这些歌曲,将其统称作“伪古风”,并向通俗听众澄清。
但这没什么用。
古风的观点本就模糊,圈子内惯常以“歌手/创作者是谁”来区分古风音乐,但在更大的受众群体眼前,这种方式成本极高,并不可行。EDIQ创作的就是“古风”?周杰伦创作的就是“中国风”?圈外歌手创作的就是“伪古风”?这没说服力。
事实上,许多古风音乐创作者也不执着于这种划分方式。
在“雨霁天青”看来,“古风”和“中国风”的区别是人为缔造的,本质上是为了说明“我们不一样”,这没有必要。词作“慕清明”也始终希望人们能更包容地看待创作气概。
针对这个问题,“邪叫教主”思索了良久,她和自己的曲作同伴“海鲜面”不是由于古风音乐熟悉的,从曲作角度,她的同伴不接受“古风”这个观点,这一度让她发生疑心,但厥后她想通了。
“对于界说的太过纠结,对照像是一种‘原教旨主义’,追本溯源,严格遵守某种基本原理。举个例子,海内的民谣歌曲参考了许多美国乡村音乐的气概,这种移植的观点够‘正宗’吗?从中国本土来说,最正宗的民谣不应该是山歌吗?”
“派别是一个人文观点,它是在转变和生长的。标签可以有,但不要执念。唯一主要的一点是:万万不要被它限定死。迷信于一个牢固的尺度,会削弱艺术感受力,损失许多创作可能。”邪叫教主说。
资源的到来,也最先塑造新的古风文化。
从2018年最先,着名网络古风歌手一再发歌,一些古风音乐工作室和巨头互助,综艺节目和大型音乐节泛起。古风成了“香饽饽”。
客观上说,商业化让部门创作者们活得更好了。
已往,词作“慕清明”只是把写词当成兴趣,一度由于现实生涯太忙碌而停笔。现在,她最先认真地钻研,用词作的身份要求自己,培育优越的创作习惯,注重一样平常积累。
同时,资源的支持也让歌曲制作条件大幅提升。虽然会提一些要求,但也会留出较大的创作空间让她施展。她感觉到自己在提高,也有更多动力连续创作。
但也有不少听众以为,近些年的古风歌曲,缺了些曾经的“灵性”。
商业化带来的市场偏好,让部门游戏/动画的古风配乐听起来大同小异;“金主爸爸”也会把某首爆款歌曲抛到创作者眼前:“就根据这种做。”
某种水平上,“为爱发电”变得加倍不易,部门不够着名的自力创作者在夹缝中生计。一些古风歌手签约后有了市场价,受条约或版权限制再难无偿演唱。平台掌握大量资源,作品需要靠算法流量助推,古风音乐的流传也变成了“渠道为王”。
古风音乐的自省与创新
创作者是不会停下脚步的,部门古风音乐兴趣者,把目光投向虚拟歌姬。
虚拟歌姬源于日本,近些年也在中国生长起来。以虚拟歌手音源为素材,使用手艺调校,创作者的音乐制作可以加倍天真。而虚拟歌手音乐圈(VOCALOID)重作曲和编曲的特点,一定水平上弥补了古风圈专业曲作较少的短板。
“邪叫教主”和曲作同伴“海鲜面”熟悉的时刻,都是圈子里的小透明,找不到合适的歌手,就决议用虚拟歌姬创作。随着创作理念的磨合,二人对音乐自己有了更深入的思索。
在邪叫教主看来,古风音乐简直需要自省和创新。
为何会有“什么曲子都行的水词儿”和“什么词都行的套曲儿”?“先曲后词”或“先词后曲”的创作模式是否可以改善?古风歌曲使用的许多意象是否太过平面化?对古风标签的认知是否一定水平上限制了创作者?
在B站贺年祭神曲《九九八十一》和《万神纪》之后,邪叫教主的创作有了新转变,她不想重复已往的气概,而是继续探索未知。
她和同伴最先创作《甘泽谣》系列。四年时间,他们只公布了六首歌曲,近期将上线最后三首,每一首都花费无数心血。
《甘泽谣》系列宣传图
邪叫教主讥讽说,这些歌曲可能都有点“怪”。
“把它当成音乐来听就好。请不要被标签限制,不要由于它和以往存在的器械不一样,而容易否认它。”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佳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cms/2021/0803/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