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脑极体,原文题目:《背锅王者“灼烁会”是若何炼成的?》,题图:Alamy
每逢大事,必有阴谋论。
好比2019年4月15日的巴黎圣母院大火,牵动了全世界的目光和心思,同时也引发了全球社交媒体上的无尽讨论。
有人惋惜追忆,有人献计献策,也有一些异常无聊的争论随之而生。然则在种种声音之外, 我们还注意到有这样一个说法,悄然在微博和贴吧等地冒了出来:巴黎圣母院大火,实在是灼烁会的阴谋……
有兴趣的同伙不妨找一下,虽然已经被屏障了许多,但照样有不少残存言论留在那。对于此,我只想说:不是吧,都9102年了还来“灼烁会”这一套?
想必大部分网友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样一套说辞,说全世界实在就是一小部分人在暗地里操控着的。这一小部分人叫做“灼烁会”或者“共济会”。
这帮用阴谋控制全人类的货,在黑暗控制建立了美国,美元上印着他们“全知之眼”的符号。他们黑暗策划了从登月阴谋、刺杀肯尼迪,到911的一系列大事宜,近几年马航失事、次贷危急、欧洲难民潮,再到巴黎圣母院大火,每次泛起大事,都有人暗搓搓地谈论说灼烁会又出手了。横竖呢,这些人的逻辑就是“别问,问就是灼烁会干的”。
这些年,类似阴谋论主题也最先在中国互联网盛行。
什么赵薇、马云、李连杰都是共济会成员,什么在“百度上搜索‘灼烁会’‘共济会’你就会被盯上”,另有《钱币战争》一类的畅销书为阴谋论推波助澜——说的太多次,难免人人就信了。好比我似乎有预感,本文的谈论里一定有支持“灼烁会”理论的哥们。
可是换个角度想想,似乎我们有需要探讨一下,生命力云云顽强的阴谋论,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做大做强的?究竟在许多阴谋论支持者看来,“空穴来风必有因”,这么多人都在说灼烁会,那么一定是有原理的。
然而支持者或被动或者自动忽略的事实在于,这个“原理”可能并不是由于灼烁会真实存在的“历史学缘故原由”,而是小说家、谈论家以及好事者共同完成的“传播学缘故原由”。
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围观一下,在相对靠谱的证据中,灼烁会到底是怎么成为全球背锅之王的?
历史上和今天的“灼烁会”
关于Illuminati灼烁会(或译为光照会)的历史,历史学界相对能够接受的说法,是其作为一个隐秘组织,起源于18世纪的巴伐利亚区域。虽然灼烁会这一词源可能来自更早的宗教改造文籍中。
18世纪后半页的巴伐利亚,正面临着宗教改造连续不停的浪潮,而且受到启蒙头脑广泛影响,社会普遍最先追求科学与真理,希望脱节教廷在头脑上的桎梏。而当地数目众多的大学,培育起来大量有改造想法的知识份子和宗教人士,则成为了大量头脑沙龙、民间聚会和教派改造思潮的主要推动气力。
这一大靠山下,一样平常以为因戈尔施塔特大学的哲学教授Adam Weishaupt,受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于1776年建立了名为“灼烁会”的组织,组织主要以将科学和伦理学、哲学纳入教派系统作为宗教改造主张。
今后,关于这一组织的规模有种种说法,有人提出灼烁会最大规模达到过4000人,然则这一论点很难拿出实质证据。同时另有一个传说,是说歌德在1776年最先为魏玛公国服务,就是受到了加入灼烁会的影响,然则相关传说也缺少现实证据。
1788年,巴伐利亚公国最先下令克制隐秘社团和非教廷的宗教聚会,随后有纪录的灼烁会流动很快烟消云散,也没有实质证据注释灼烁会和另一个广为人知的隐秘组织“共济会”二者之间有什么影响。只是那时在西欧和中欧区域,启蒙主义支持者,尤其是学者、牧师和商人,同时介入诸多隐秘整体是正常征象,以是二者间的介入者应该有很大交织。
与共济会确实横亘了200多年,生长成为跨西欧两大洲的世界性组织差别,基本没有证据证实灼烁会真的引起过回响。甚至这个组织可能在不到十年的存在历史中,就没有真正盛行过。由于谁人时代的隐秘组织实在太多了。教廷和公国克制的是多如牛毛的隐秘社团,而不是单单为了对于灼烁会。
在今天,美国确实另有一些打着灼烁会旌旗行动的组织,然而这些组织跟历史上的灼烁会基本没有关系,反而都是在“灼烁会阴谋论”发酵下建立的“模拟者”。其中有一部分效仿小说中灼烁会的宗教头脑,更多则是在接纳新成员加入神秘的灼烁会之后,就最先推销某种听说可以延续人类生计,又有巨额收益的手艺专利投资或者保险产品——对,基本跟传销差不多。
那么这个在众多宗教与政治史上昙花一现的夭折组织,是怎么酿成世界级背锅侠的呢?
最大的阴谋论,来自于一次对阴谋论的反讽
那么,这个历史上对照失败的组织,是怎么一跃而成所有人类阴谋的幕后黑手呢?
这个故事相当取笑。默默无闻的灼烁会,在寂静了两百年后终于被后人想起,而想起他们的缘故原由也很简单:闲着无聊,计划找个乐子。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盛行着嬉皮士文化、颓废主义和反智主义思潮。伴随着外部的冷战压力和内部的平权斗争,对政府的不信任以及社会阴谋论日益加重。
面对着市面上流传着的五花八门的种种阴谋和谣言,在著名花边杂志《花花公子》当编辑的两位老哥,罗伯特·谢Robert Shea和罗伯特·安东·威尔逊Robert Anton Wilson,本着闲着也闲着,不如搞点事情的“高尚精神”,想起了“灼烁会”这码事。
面对着那时谣言满天飞,二位编辑一琢磨,咱们不如爽性弄个集所有阴谋论于大成,能够注释一切阴谋的“最终阴谋论”出来。一方面搞怪取笑一下那些听风就是雨的无知群众,另一方面固然也是给《花花公子》增添点销量。
这俩人把灼烁会这个词想起来,纯粹是由于这个词天生带着神秘感。于是一个200年前名不见经传的组织,就在他们的笔下一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幕后黑手。
最最先,他们是通过编造当事人回忆的方式,把一些社会上的热门事宜,好比刺杀肯尼迪,示意为幕后有神秘组织在操作。然后又勾通其他作家一起给杂志写信,“举报”神秘的灼烁会确实存在。再之后,这俩戏精还会编造更多反驳此前言论的信件,再揭晓在杂志上。一来二去,这个雄伟的阴谋论日渐成型。
最终,罗伯特·安东·威尔逊把这所有取笑阴谋论同时找乐子的言论,整理成了三本取笑小说,也就是《灼烁会三部曲》。
倒霉的是,直到现在另有许多人都无视作者在出书之前,就明确示意这些书是取笑那些听风就是雨和信谣传谣的人,反而将其看作揭破阴谋论小说的开山鼻祖。直到现在,海内某些键盘强者在讨论灼烁会的时刻,还信誓旦旦说美国70年代就有“拼命揭开灼烁会真面目”的两位作家。
咳咳,他们俩不仅是揭开了真面目,还缔造了“灼烁会”。
这套取笑小说里,欧洲灼烁会的主人公在被教廷镇压厥后到了美国,率领灼烁会在背后主宰了美国独立战争,甚至想要刺杀华盛顿取而代之。今后,法国大革命、刺杀肯尼迪等一系列流动都是灼烁会的手笔。而灼烁会的背后甚至不是人类,而是来自外太空的蜥蜴人。
显然,该书的思绪实在很简单,就是编一个最荒谬绝伦,包容一切阴谋论的大阴谋论,从而让那些市面上似是而非的阴谋论看起来有点可笑。就像今天我们跟人说虚伪保健品的害处,爽性说这保健品吃了就能飞。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连系了灼烁会、共济会、亚特兰蒂斯、外星人、教廷阴谋的“最终阴谋论”,居然就此广被接受。至少在今天,许多论坛和贴吧的妙手依旧把这套器械认真事儿讲出来。
灼烁会理论的支持者,另一个肯定提到的器械,是1995年凭据《灼烁会三部曲》推出的卡牌游戏《灼烁会:新世界秩序》。它之以是着名,是其中有一张牌叫做“恐怖袭击”,而牌面上画着两栋冒烟的大楼。许多人以为这副牌提前6年预言了911的发生。紧接着许多人以为,这副牌上的事情,正在一件件发生在21世纪,由此推断我们的历史进程根本就是受到一小撮人操作的。
然而若是仔细分析的话,那副牌里包含了林林总总的灾难,好比核泄漏、山洪爆发之类的,若是说发生灾难就是预言准确了,未免有点牵强。而恐怖袭击这张牌上的冒烟大厦,则很可能就是凑巧了——究竟上面也没画飞机。另有一些“神预言”的牌,则是失事之后网友P的。
这事儿可能整体上都挺取笑的:200年前一个主张科学和理性的组织,最后酿成了阴谋论的代名词;两位作家想要讽刺阴谋论,效果制造了最盛大、最多信众的阴谋论。灼烁会,也最先和共济会、耶鲁骷髅会、洛克菲勒家族“三边会”一起成为了最富盛名的隐秘组织——而且在许多故事版本里,这几个组织本为一体。
而更不巧的是,随后21世纪盛行文化的进一步生长,灼烁会这套越来越吃得开了。
21世纪的“灼烁会”新土壤:丹·布朗、社交媒体与民科
今天大部分人知道所谓灼烁会阴谋,都是在丹·布朗的小说里,好比《天使与妖怪》。
由于这部小说里,丹·布朗把灼烁会阴谋煞有介事地,以考古资料而非戏说的口吻提了出来,也引起了异常尖锐的指斥。
而随着丹·布朗所代表的民众作家,对阴谋、宗教、考古等元素的重新加工,盛行文化和娱乐业也越来越喜好类似题材。好比育碧公司的著名系列游戏《刺客信条》,本质上讲的就是兄弟会与教廷圣殿骑士的千年斗争;漫威漫画里,钢铁侠和奇异博士等人也组成过一个“灼烁会”;美国著名动画片《荒诞小镇》里,反派也被设计为灼烁会全视之眼的形象。
这类阴谋论为什么可以在今天的盛行文化土壤中大行其道?
从民众传播的角度上看,二元对立和阴谋永远是更容易被阅读的故事类型。相比于认可历史是庞大、多元、碎片化,且充满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大部分观众更愿意信赖一切历史都是由小部分人操控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不过是他们的玩物。这样的故事既有助于增添读者的代入感,也有助于让读者有的放矢地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而阴谋,则是增添阅读快感永恒的调味剂。
以是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类似阴谋论最先广泛传播。从灼烁会、共济会、亚特兰蒂斯,到双鱼玉佩、九层妖塔,再到最近最先盛行的希腊伪史论、英语起源中国论等等,归根结底是民众读者对可知论的强烈期待,以及某些不满与民族情绪需要安放。
另有一味助推剂,是那些神奇的民科人士。在民科 历史领域,阴谋论和国宝帮堪称两条“主线”。从种种论坛,到天涯、贴吧,无数民科史学家,煞有介事地给人长篇大论科普灼烁会的最终阴谋。
就这样,人类历史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交给灼烁会来背锅,至少也可以用阴谋论的逻辑来注释一番。
以是说,万万不要看到什么器械都以为其背后需要缘由。谁人缘由,很可能就是编造者为了好玩,或者单纯想要显摆一下。
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阴谋,但同时更不要低估人类的无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cms/2021/0414/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