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华宇总代理 > 正文 正文

华宇注册好吗_我们能从日本学到什么经验教训?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玉鉴琼田(ID:YJQIONGTIAN),原题目:《日本还值得学习吗?》,作者:周琼,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李普塞特说:“只明白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都不懂。”


钱颖一曾引用这句话,并指出:“这是由于只有越过自己的国家,才气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配合纪律,什么是真正的特殊情形。若是没有对照剖析的视野,既不利于深刻地熟悉中国,也不利于明智地熟悉天下。”


要真正明白其他国家,究竟隔着地理空间,更隔着语言和文化,殊为不易。


纵然我们学了英语,可以看英文书籍质料,但若是没在英美国家历久生活过,很难说对其明白何等深入。


而德国、日本等国家,由于多数人不懂德语、日语,无法直接看原文著作,领会就更少了。


《回望平成时代的日本经济》作者李海燕,1995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和事情近二十年,既对日本社会有亲身领会,又博览相关书籍。


他从一桥大学商学部硕士结业后,先后在日本大型银行、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公司等事情。2010年回国,往后又在日本开展投资事情,普遍接触日本各界人士。


作者抱着想彻底领会日本制造业壮大的隐秘的学习研究心态,收集了日本许多大型企业的公司史等书籍,历久研究明治维新之后各产业的生长历程。


本书资料翔实厚实新颖,又有作者自己思索得出的看法,异常值得一读(本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此书)


一、日本失去了什么,保持了什么


1988年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出书了他的名作《大国的兴衰》,末端对主要国家在21世纪的生长作了一些预判,日本一节的题目叫“骑虎难下的日本”。


作者只管指出了日本面临的许多难题,从亚洲国家对日本的赶超到美欧对日本出口越来越强烈的敌视,以及日本的老龄化,但照样以为“日本的经济有伟大的创造性,十分繁荣,而且越来越具有创造性,越来越繁荣”。


他和许多人一样,都不能能预见日本马上泛起的泡沫经济破灭。


平成是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年号(1989年至2019年)。作者对日本为什么泛起20世纪90年代“失去的十年”(作者不赞成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看法),剖析得颇有深度,除了通常以为的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另有日本海内国际环境转变的影响。


国际环境缘故原由是冷战的竣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美国的信息革命,使得日本的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被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所取代和转移(90年代,日本的人工成本是韩国和台湾区域的2-3倍,是中海内地的10倍以上),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制高点又被美国所占有。


从硬件方面,苹果等智能手机的功效取代了许多的产物,从手表、闹钟、电子计算器、数码相机、游戏机、车载GPS导航仪,到CD和DVD播放器、随身听、电视机、录音笔、传真机等。


而这些产物,日本企业都是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2007年苹果iPhone的推出是日本电子行业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从软件方面,由于人口数量劣势,日本在社交软件上难以生长出全球领先企业。


海内缘故原由是追赶型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走到了终点,终身雇佣制等制度放置不适应新的环境,日本的公司做大后产生了大企业病,企业家精神消退,经济金融政策泛起失误,以及人口老龄化等。


泉源:WIND  单元:%


泉源:WIND


不外,“虽然经济低迷30年,然则日本的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高的国民素质没有任何摇动。”日本人平均寿命天下第一,反映医疗水平、生活水平、环境、治安等各方面达到了天下顶尖水平。


2005年以后,日本经济从“短小轻薄”进一步进化为“高精软远”,软实力增强,国际化提升,产物品质很高,在许多领域都居于天下先进水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国家。


二、日本的财阀/企业团体


日本和中国同为亚洲国家,而且历史上日本曾以唐朝为师,但日本文化和中国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政治体制也差别。


日本的一些乐成履历,根植于其文化,有独特性,且优点和瑕玷相伴而生,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而且日本也在改变。好比日本的财阀/企业团体和其中的银企关系。


日本能够在100多年时间内经济方面乐成遇上西欧,财阀这一特有的产业结构施展了极其特殊的作用。在明治维新之后的50年,日本形成了十多家财阀。直到今天,日本传统行业的大部分大型企业,都是明治时期建立的财阀企业生长来的。”


“‘二战’之后,美国以为财阀配合了日本政府的对外侵略和扩张,指定日本大型财阀遣散,克制财阀创业家族的一些成员担任企业高管,财阀企业被分拆为众多的小公司。然则20世纪50年代以后,被分拆为零星小企业的财阀企业又悄悄地合并,变回原来的大企业。”


战后,日本的财阀逐渐形成了六大企业团体,或者说企业系列,也就是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一劝、三和。第二次天下大战之前的财阀企业划分融进了这六大企业系列。”


“这些企业系列大多有20-30家企业,漫衍在造船、化学、建筑工程、钢铁、有色金属、汽车、交通、房地产、商社、银行、证券、寿险、财险、租赁、石油化工、建筑质料、电机、远洋运输、精密仪器、纺织业、军工等领域。”


“笔者以为,战前的财阀和战后的企业系列为日本产业的生长和社会的生长,都起到了异常大的、不能替换的作用。


这六大企业系列的焦点就是所谓的主银行。经由平成时代的频频合并,三井和住友银行合并,三菱银行和三和银行合并,富士银行和第一劝业银行合并。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六大企业系列变成了三大企业系列。也可以明白为日本的银行在企业系列中的相对职位下降了。


作者剖析了企业团体的五条特征,第一条是:“大型商业银行负担了给统一系列的企业融资的功效。由于是一个系列的兄弟公司,降低了信息的非对称性,降低了交易成本。”


“若是企业陷入困境,日本的银行往往会派出银行的人才到企业去担任高管(一样平常是卖力财政的副社长或者社长),去重振企业。”  


第二条是:“系列里的企业处于交织持股的状态。一家上市公司,往往被统一个系列的兄弟公司持有20%~40%的股票(每一家企业一样平常持有1%~10%)。这样做的利益有两个:一是不用忧郁企业被外国企业或者日本其他企业敌意收购;二是由于是兄弟公司的交织持股,人人不用在意短期的股价的上涨或者下降。


“企业谋划者可以从历久的角度去思量公司的生长,而不是为了短期的股价或者资本运作去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兄弟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也显著下降。”


日本这种包罗金融机构的大型企业团体,都可算是金融控股公司(相符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9月公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治理试行设施》的界说)。企业团体中的银企关系放置,有其优势,但只学其皮毛和表象会失其精髓。


日本的企业团体中有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对企业获得稳固的融资异常主要,但企业团体照样以实业为主,既不主要依赖于银行获得利润,也不会把银行掏空来给企业利益运送,产业和金融形成了互利互惠的良性关系。


而中国,既有和日本类似的中信团体、招商局团体等实业和金融都对照强的优异企业团体,也泛起从德隆系到明天系等民营企业团体,做实业没有形成有焦点竞争力的优异企业,靠控股参股金融机构和一系列财技腾挪扩张,泛起:


“虚伪注资、循环注资、隐形股东、违规代持、违规一致行动听、股东欠妥干预、向股东运送利益等深层次高风险问题”,最后企业团体难以为继,也影响银行的生长。银保监会以为,“股权关系不清、股东行为失范是近年来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丛生的泉源。”(银保监会《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什么中国和日本会形成这种差异,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这种股权纽带下形成的银企关系,我们难以简朴效仿。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96年颁布《主理银行治理暂行设施》,但实际效果不佳。


银保监会2018年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团结授信治理设施(试行)》,划定的团结授信牵头行,类似于主银行,但此制度也未获得普遍推行。


德国、日本这种有主理银行制的国家,企业和主理银行间多数有股权关系,银行职员还进入企业的董监事会。


而在中国,银行持有工商企业股权原则上是《商业银行法》所克制的。工商企业入股银行,成为关系人,相关羁系划定对关系人贷款有诸多限制,但一些工商企业股东又在实际上突破这些限制。


在中国,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在银企关系中处于强势职位,在存款、理财、贷款、债券承销等金融服务中可以选择利率和费率报价最优惠的银行,可能会选择几家银行作为主要往来银行,一家银行很难成为其“主银行”垄断其金融服务。


而泛起问题的企业,一样平常是最大的贷款行成为其债委会的主席行,也是无可奈何。没有股权纽带,银行和企业间虽然可能有历久服务结成的信托合作关系,但可能不那么牢靠,银行需要为股东、债权人卖力,择机退出市场前景不佳的企业。


总之,在没有股权关系纽带下,难以推行真正的主银行制度。


也许,现在也不需要大规模效仿。在工业化时期,企业谋划相对稳固,银行给予连续的支持有助于企业扩张,而在后工业化、信息社会,商业模式转变快,银行很难历久稳定服务一个客户,随着企业的优胜劣汰,金融资源也需要设置到新的企业。


日本这种稳固的银企关系模式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施展积极作用,但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仍然不得不支持僵尸企业,是日本市场出清慢的主要缘故原由。


相比之下,美国的银企关系更为商业化,进入退出也更为天真,企业该停业停业,每次从经济金融危机后市场出清恢复较快。这也是美国和东亚文化差别的体现。


三、日本企业的一些特点


作者重点写了日本许多产业和企业的情形,既写了许多优点,也写了存在的问题。


日本企业多数对照历久主义,有工匠精神(“坚守和不断提高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本质特点”),有历久稳固生长的企业文化。国家也重视珍爱产权,给企业一个稳固的谋划环境。终生雇佣制等一些制度放置,曾施展积极作用,但厥后导致企业的冗员、大企业病,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1. 长寿企业众多。


“日本的皇室是全天下唯一一个存续时间跨越2000年的皇室。相对稳固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催生了一大批长寿企业。创业跨越100年的企业,在日本有2万家以上。


“日本的许多长寿家族企业,都有家训和家督,对子孙的个人修养和谋划都有一定的规范。”“长寿企业是社会高度信任的标志,是社会安定、文化有序传承、产业和手艺稳固生长的定海神针。”


——中国历史上险些每次改朝换代,都是重新洗牌的大震荡。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民营企业也都断层了。改革开放后才再次泛起民营企业。以是从企业家精神若何培育到家族企业若何传承,都面临新的课题。


2. 善于消化吸收改良。


“研究日本传统大企业生长历史,就会发现一个配合的地方,那就是在生长的初期,险些所有企业都有购置外国专利、聘用外国人、日本企业高管外洋考察的履历。


“日本许多着名的企业,在已往都是合资企业或者是与外国企业合资设立过合资公司。好比GE公司在‘二战’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东芝公司的大股东。东芝公司的大部分产物,都是从GE公司导入手艺生产制造的。”


丰田汽车一直到80年代末,始终都在拆解美国通用汽车的汽车。通用汽车每推出一款新车,丰田汽车都要举行彻底的拆解和剖析,举行逆向开发或者吸收其中的一些手艺元素。其他行业也基本上都是类似的,都在牢牢追随美国和西欧的全球领先企业。”


“日本在消化吸收外来手艺之后,往往会举行改良和提高,之后会有再创造。”从硬件到治理,日本异常善于学习之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者举了许多例子,好比,19世纪日本的纺织机最初是引进学习英国的,但1925年丰田织机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现的自动纺织机成为那时全天下最先进的纺织机。英国的着名纺织机械公司向丰田织机支付了100万美元的专利费购置丰田的手艺。


“大工业生产模式(也就是福特生产方式)是在美国降生的。然则日本企业进一步细化了这种产方式,降生了丰田生产方式。80年代以后,全天下险些所有的制造企业都差别水平学习和研究过丰田生产方式。”


——这种对外来手艺的钻研和改良精神,中国企业可能大多不如日本。汽车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最先,中国企业和外资建立多家合资公司,要“以市场换手艺”,但这一美妙构想基本落空,被称为是“汽车制造业最大的笑话”。


北大政府治理学院教授路风曾指出,在合资企业中,合资形式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绝大部分是外方产物的生产允许权,即凭据外方提供的成型设计举行组装,“中方企业很难对引进的产物举行任何修改和创新,在引进生产权的盈利模式下逐渐丧失了自主开发的念头、信心和能力。


3. 文化的积极影响。


“茶道、花道、和服等都是代表性的日本文化。在生长过程中,对茶舍、用具、仪礼等也举行了无微不至的改善,这极大地厚实了日本人的感性。而感性是支持艺术创作和产物设计的最主要因素。”


“日语中保留着完整的敬语系统,日本人的礼貌也是全天下着名的。日本的礼貌和敬语离不开宗教的历久撒播和皇室的历久存在。在现代社会,日本人的礼仪和礼貌成为日本服务业主要的竞争力。”


“日本传统的工匠精神和Omotenashi精神(以最尊重的心情为客人提供服务、款待)在第二次天下大战之后和工业化大生产方式完善融合进化,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生长。经济的生长,带来了日本国民的富足,富足的国民对传统文化又形成了一个更高的精神需求。传统文化的保留与生长和现代经济的生长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互动。


“日本的生长履历说明,传统文化的珍爱传承和现代经济的生长是不矛盾的。不仅仅不矛盾,而且对经济的健康生长能够起到不能替换的主要作用。现在,中国产业正处在升级的主要关口,若何培育一个优越的社会风尚和文化,对中国往后的经济和社会生长具有极其主要的意义。”


——与日本文化以细腻、精致为主流相比起来,中国文化虽然也有细腻的一面,但更普遍的是对照粗放、粗拙,也反映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除了历史的缘故原由,可能也和经济生长阶段有关。德国、日本制造,都履历过从低端到高端产业升级的历程。


作者剖析了不少主要产业。其中讲到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何80年代后期跨越美国,90年代以后又被美国跨越。


有多方面缘故原由,有一个缘故原由既是日本80年代乐成的缘故原由也是90年代失败的缘故原由,就是美国英特尔等是专业半导体公司,而日本基本上没有专业半导体企业公司,生产半导体的是综合电机公司(东芝、索尼、松下、日立、夏普等)的事业部。


利益是综合电机公司“生产的局限异常普遍。这些企业生产半导体首先使用到自己公司的众多产物中。”在70和80年代,综合电机企业“可以用其他领域(好比家电)的利润来支持半导体事业部的研发用度或者赤字”。坏处是不够专业化和战略投入不足。


“这些综合电机企业在90年代规模已经异常重大。一些企业(好比东芝)已经是百年历史的企业,机构重大臃肿。其他的一些企业好比索尼公司,第一代创业人也都退出了谋划一线。这些产业难以举行营业的选择和集中战略,错失了重新振兴半导体行业的机遇。


“半导体虽然主要,然则不是终端产物,总的销售额对照小。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日本的综合电机企业的社长基本上没有从半导体行业提升上去的,他们对半导体没有充实的明白。


——某一项营业或产物,有时在一个大的团体内借助其他子公司的气力、协同生长更主要,有时有自力自主性更主要。


作者后面讲财阀时也写道:


“母公司控制到什么水平,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是一门艺术。”作者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履历还总结了一个纪律,“某个国家或者区域半导体生长速度快或者乐成实现对蓬勃国家赶超的时刻,都是第一代创业家在半导体企业卖力人的位置上,而且许多企业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和发现家。”


作者剖析了为什么履历日美商业摩擦,日本汽车行业的竞争力照样很强,而半导体行业显著下降,根本缘故原由照样日本的工业生产系统适合缓慢进化的工业产物,但许多时刻不适合崭新的创新和转型。半导体行业的进化和生长速度,远远高于汽车行业。


日本许多情形和中国现在面临的都很类似,好比经济生长后,企业的人工成本、环境和合规成本的上升。“许许多多的日本企业,都通过艰辛的研究开发和谋划生长的转化,把外部环境的压力改变为企业升级生长的动力。”


——中国的企业,正在履历这种转变。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许多企业更重商业模式,而对手艺研发投入不足。


美国善于从0到1的创新,中国善于从1到N的复制、规模化生产,日本则既有在美国基础上的优化,也有不少重大的手艺创新。在工匠精神方面,中国确实需要学习日本。


中国社会和日本相比,似乎整体照样对照浮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物质匮乏到丰裕,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成为天下工厂,从1到N的复制是起了伟大作用的。


但中国已成为天下第二大经济体,面临老大的手艺封锁打压,更凸显从0到1的名贵稀缺。而从0到1的原创创新,似乎照样美国这样宽松开放自由的环境,以及蓬勃的资本市场,更能够哺育。


四、总体感受


本书有15章,根据主题来写,好比“为什么日本拥有高手艺但不能杀青高经济增进”,“日本的长寿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作者对平成时代日本企业大规模并购的作用,安倍经济学的效果,日本中小微企业的生计生长之道,都提供了许多中文天下已往没有的信息,作出对照有高度深度中肯的剖析。一个小瑕疵是个体段落信息各章间略有重复。


看此书也颇使人唏嘘。许多事祸福相倚,利弊互相转化,有的短期看是好事,历久未必,反之亦然。


好比日本的战败,反而使日本在美国羽翼下不用搞军备,一心一意生长经济,那时日本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往后中美划分从高端和低端市场对日本举行了挤压。


有的事刚泛起谁也料想不到其深远影响。好比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成为日本电子产业兴衰转折点。日本的低生育率、老龄化,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


2010年日本到达其总人口的历史高点12807万人,2019年是12627万人,日本又不愿意铺开移民来增添人口。


在2013年出书的《李光耀观天下》中,李光耀很不看好日本,焦点就是日本的人口问题,他指出:“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决议了人民的运气。人口萎缩意味着国家的气力正在削弱。”


“一个老龄化的人口将无法维持人均海内生产总值。能让经济不断生长的是年轻人,而日本缺乏年轻人。”


历史有一定,有有时,有内因,有外因,各种因素配合塑造了“国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日本是曾经的天下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现在的天下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履历教训,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和需要制止重蹈覆辙的都许多。


然则日本的履历不容易复制,有的教训可能也不容易制止。


但我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相比日本,内需潜力更大,更能够构建海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生长款式,信赖会有更好的国运。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玉鉴琼田(ID:YJQIONGTIAN),作者:周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cms/2020/1023/359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