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执法剧《legal high》,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洪流高眼(ID:hongliu-lawyer),作者:洪流
今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大学先生上庭辩护,被法官气得就地泪洒法庭。在这里且不说这个法官到底对不对,作为资不深但照样做过几个刑事案子的状师,忍不住想说两句。
记得老早前刚从法院出来做状师,那时还在用96刑诉法,没高铁和高速,和同事接了一个江苏南通的刑事案子,屁颠屁颠开着个二手普桑跑过去向承办警官递交手续要求会见。
警官看看我们的证件,说两位上海状师辛劳了这么远不容易啊,不外凭据执法划定,我们要事先审批48小时,然后才气放置会见,以是要两天后我们才气回答你们能否会见犯罪嫌疑人,今天你们请回吧,若是你们嫌路途遥远,你们也可以先在我们南通嬉戏两天等新闻。
我一听就急了,说执法不是酱紫划定啊。
警官乐了,说我是凭据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公布实行的《公安机关解决刑事案件程序划定》第四十四条:状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48小时内放置会见。以是我们在48小时内先帮你放置好再通知你们会见。
我说就算凭据这一条,也是说我们48小时内就可以见到我们的当事人啊,凭据你的明了,那就跨越48小时了。你若是再通知我隔一两天,那就不是48小时而是72小时96小时了。
警官笑笑,说我们执行自己上级部门的划定应该比你们更清晰吧。你们等我们48小时内放置好了再通知你们过来会见哈。
我还想争辩,同事拉拉我的手然后向警官服了软,说没事没事,我们就先回上海等您的通知,我们也知道你们办案很辛劳,然后毕恭毕敬留了张手刺。
出了警局,同事说案件还在人家手上,为了早晚两天的事情把承办惹毛了没必要。我说投诉呢?同事说等你投诉完黄瓜菜都凉了,况且律协也纷歧定是八路军。我们只能怏怏地开车回了上海。
第三天警官电话来说可以会见了,等见到我们的当事人时已经离我们最早去南通要求会见过去了四天,当事人在最需要见到状师的时刻却只能独自面临警员,警员已经把该问的事情用笔录定型了。
我不是说警员是坏人,警员就一定会刑讯逼供诱供,然则状师制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保障被告人权力,警员是有功利心驱动的,他们要急着破案了案,警员用这样的划定摒挡状师,状师的保障功效就缩水泰半。
现在回过头去想,那时的刑诉法关于状师会见的条款异常扯淡,由于划定的模糊,为了照顾警员办案的先手,不让状师争先损坏嫌疑人口供的新鲜,公安部就赋予警员对状师会见的审批权。
这虽然对状师形成制约,但无形间也给警员自身增加了肩负,以是警员拿着这个48小时的划定也是头大,自己抓人审人时间都很紧张了,还要对于状师。
但承办也不敢容易放弃这个权力,由于这究竟是公安部明文划定的,谁不审批谁就失职。这就注释了为啥实践中警员为了拖延时间就可以置基本的语文知识主谓宾定状补于掉臂。
这些器械,在学堂里纷歧定学获得,只有真正去和警员检察官法官面临面打交道,要么争辩几回,把公家人吼爬下;要么被公家人喷几回,擦擦唾沫再挺起笑容接着被喷;再去看守所嗅一嗅那些被关得发臭的人犯的味道,才气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执法。
AK47之以是是世纪经典名枪,就由于它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当过兵,知道士兵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武器。
在学堂里学刑法时一拿起课本就学犯罪构成要件,然后先生告诉我们的是犯罪构成要件现在有四要件派别、三要件派别和两要件派别,只有我们学校的派别是最科学的。
到了法院承办了案件才知道,实在法官最体贴的不是犯罪构成要件到底该有几个,而是公诉机关起诉的案件证据是不是充实,由此推定出的执法事实是不是清晰(事实清晰、证据确实充实这两句话也是刑事讯断说理部门必须有的圣经语录),这个事实该套用哪个罪名,讯断效果是否经得起时间的磨练等。此外,若是证据和事实有问题法官该若何解决?
这时的解决就不是简朴地凭据刑诉法那马屎表面光的无罪推定原则宣告无罪了事,法官一定要去叨教向导,把责任上交,向导就要和隔邻检察院公安的向导去商议怎么办,要么退侦补侦,要么把烙饼做成馒头,按认定事实该杀的不杀,按认定事实该判20年的只判15年,留个退路。
有时刻状师的辩护意见法官也会听,然则法官的讯断逻辑一定和状师纷歧样,法官要搞平衡,状师的话能让法官听进百分之五就已经很让状师感动了,若是哪一天状师的无罪辩护意见真被法官完全采取,恭喜你,你可以转型做法官了。
说到底,司法界最大的潜规则就是利益的冲突和平衡,而不是学堂里让你热血沸腾的公平和正义。这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森林,有自我运行的天气环境,有种种动物相互的天敌和灾难。司法体制的运作纪律或者说潜规则,在学堂里一样平常学不到,先生也不大会讲。
有时刻以为,当初在学堂里学的执法和自己在实践里感受到的执法,完全一个是火星的一个是金星的。然则奇怪的是绝大多数时刻这两个星球却都相安无事,都按自己的运行轨迹在飞驰。
先生可以写出许多对法官和状师毫无用处的论文去搏自己的江湖职位,法官也可以无视一些居高临下的理论而像一个娴熟的工匠一样凭据自己的部门规程和会议纪要来写讯断书。若是要说这两者之间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高,我以为最大的相似度就是他们都顶着“执法”这个光芒四射的太阳。
固然,也有先生会思量执法问题的实证履历,好比有的先生经常在某个律所挂个羊头,卖个狗肉。
当有的当事人需要用专家意见,专家教授就找几个手下的硕士生博士生去开个会,写个三五千字的低级论文,然后盖个签名章,花一两天就收个几万几十万,究竟自己桃李天下硕果充栋嘛,随便讲一两句法官也要认真听听。
实在呢,许多法官最憎恶这样的专家意见,哪怕这些法官当初也听过这些专家教授的课,甚至照样学生。原本只判两年的,有专家意见就往三年里判。
这不是起义,这是站队。
我讲这个不是要对先生大不敬,对于认真做专业,能够花时间精神做实证研究的先生我始终是满含敬意的。
而事实上,许多先生在做实证研究时往往是漂浮在水面上,这里面的缘故原由许多,好比司法部门对于数据的保密,好比政治缘故原由,好比没有沉下去好好地去做几年状师,或者做几年检察官法官,做到最后,只是纯粹的数据研究,对于自己研究的工具始终不会有情绪,不论是同情悲悯照样憎恨。而没有这些感受,所有的研究就都是干巴巴的。
执法是人文学科,不是机械或工业科目,执法应该是有情绪的。
若是理论和制度设计出来的器械许多都用不到实践中,无法去保障一些执法条款里写得清清晰楚明明了白的权力,那我们法学教育的意义在那里?那些后浪学这些器械干嘛用?
当法官检察官工匠化流水化,一个个把自己成功地打造成完善的螺丝钉去服务国家利益而丧失了自身职业的独立性,遗忘了当学生时曾经背诵过的执法原则;当状师们的意见不被法官待见,被逼着去靠钻牛角尖和挑条款破绽用饭,被逼着天天在司法机关门口抗议,直到被吊销执照,这样的理论和制度设计又有什么意义?
身为状师我向来是瞧不起偕行的眼泪的,我始终认为状师是专业人员,不应靠眼泪用饭。
然则,若是状师们被逼无奈只剩下哭了,真正受损失的是状师吗?
一种神圣的职业共同体,由于族群的撕裂和服务利益差别,而把相互身段拉低,拿出置若罔闻的和陌头互搏般的勇气去砍杀对方,把相互视为寇仇,执法这个器械事实上也完蛋了。
执法是用来被敬慕和敬畏的,而不是被用来冷笑和哭泣的。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洪流高眼(ID:hongliu-lawyer),作者:洪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html/2020/0715/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