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华宇总代理 > 正文 正文

华宇招商主管_“凡学”又上热搜,豆瓣凭啥成为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头图来自:《吐槽大会》


这两天,凡尔赛文学又添巨匠,央视综艺《你好生涯》里,资深“凡人”撒贝宁的凡言凡语冲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表示有被央视主持人的谈天“凡到”。


前段时间,凡尔赛文学意外走红,不仅网友纷纷加入这场滚雪球式的赛博空间狂欢,许多媒体也从专业角度对这一社会征象做出跟进点评。“撒贝凡”的泛起,算是凡尔赛文学出圈的又一典型案例了。


不外,在凡尔赛文学的发源地——豆瓣小组,许多“凡组”成员着实有点难受,究竟这是曾经只属于他们的小众文化,全网盛行的效果之一,是消解凡尔赛文学原本的怪异意义。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豆瓣小组头一回为全网运送盛行梗了,许多广受追逐与模拟的迷因亚文化,可能早在其盛行的几个月前就在豆瓣上以小组的形式被悄悄讨论着、娱乐着


本期全媒派简要先容豆瓣小组的治理模式,试析身份认同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弱关系”对用户生产内容造成的影响,探讨APP日活跃度排名稳固在300 的豆瓣为啥总能孵出网络爆梗。


图片泉源:微博网友截图


一、“凡学社死”——舆论催熟的豆瓣式亚文化


或许在一个月之前,提及“凡尔赛文学”人人还会一头雾水,甚至会发生这是不是某欧洲小众文学学派的疑问。但在今天,凡尔赛文学水平考试问卷已被疯转到许多微信群聊之中,5G冲浪的网友早将“凡学”要素融会贯通,熟练地在社交平台举行着自己的演出。


凡尔赛文学的全网火爆,还要追溯到11月初,微博网友#蒙淇淇77#将秀恩爱与凡学精神完善融合,混合着浓郁凡尔赛玫瑰与狗粮香气的微博推文连续击中宽大网友。11月9日的热度热潮期,“凡学”相关话题喜提多个热搜。现在,#凡尔赛文学#在微博已经获得了16.8万的讨论量、8.6亿的阅读量,吸引2.4万人介入原创。 


11月9日热度到达峰值


实际上,“凡尔赛文学”这一名词最初由微博网友@小奶球总结归纳而成,随后在豆瓣小组逐渐成熟。凡尔赛学研习小组确立于2020年5月22日, 到现在已经拥有了4万余名“凡克雅宝”。@小奶球的《凡学公然课》也被豆瓣小组成员整理为入门必看课本。


早在今年9月18日,《新京报》就曾撰文先容过“凡学”并给出了一个界说:“显著没有一句话在直接炫耀,却能明确感受到谈话者溢于言表的自满。” 



“凡学”首创人@小奶球先生也曾接受过《南方周末》的采访,讲述了“凡尔赛文学”这一名词的来源:灵感泉源于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涯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


凡尔赛文学的百度搜索指数在11月初突然发作


说完凡尔赛文学,不知道人人还记不记得社会性殒命,这是上一个在豆瓣小组“猥琐发育”后获得普遍关注的网络爆梗。社会性殒命小组确立于2020年3月24日,确立至今已有了跨越23万具“遗体”。在“社死组”出圈之前,社会性殒命照样个纯粹严肃的命题,它意味着小我私家在前言社会中的形象被抹去,“自我”最先从社会网络中退场。而“社死组”对社会性殒命的界说是:其寄义多为在民众眼前出丑的意思,已经难看到没脸见人,只想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的水平。与“公然处刑”意思相近。


在豆瓣小组之中,严肃的社会学话题已经逐渐转向轻松戏谑,原本的哲学词条酿成了网友用以自嘲和讥讽他人的社交钱币。随着媒体大量的报道,“社死”被普遍应用于人们的一样平常交流之中。


人们对社会性殒命的搜索兴趣连绵不绝


除此之外,丑器械珍爱协会、高压锅爆炸、矫情文学品鉴、MEMERS等小组,也都曾对外运送过盛行话题或具备出圈潜质。


话说回来,豆瓣实在只是一个在种种APP日活排行榜在位列300 的应用,豆瓣小组在宽大网友眼中,也是神秘而又奇异的存在,不外这并不故障其成为媒体、网红眼中的选题素材库与灵感源,许多好玩但缺乏辨识度的亚文化,最后都被轻易地催熟,成为盛行的事物。


除了上文提及的小组,另有许多豆瓣小组曾泛起在民众的视野中,引发过讨论。其中最着名的当属鹅组,作为娱乐圈真瓜与假瓜的生产大棚,鹅组一直备受娱乐自媒体博主关注;“就等你上车了”(车组)和“抠门男/女性联合会小组”(抠组)的成员也多次接受过媒体采访。


不仅组员众多、热度较高的小组会受到外界关注,有些小组甚至会由于自己的冷清与小众而出圈,“世上最缄默小组”“乱来学小组”都未曾躲过媒体的清点。以至于有豆友讥讽道:“某些媒体不如直接改名叫豆瓣小组简介”,虽然听起来略显夸张,然则也在某种水平上反映了外界对豆瓣小组的关注,以及这个小众平台简直在为民众运送盛行话题。


二、豆瓣小组——网络内容生态中的一朵奇葩


豆瓣创立于2005年,是一个以UGC内容为主的社区型网站。许多人以为豆瓣是文艺青年的群集地,是一个谈论网站,但实际上豆瓣不仅如此。TA提供了书目推荐和配合兴趣结交(豆瓣小组)等多种服务功效,更像是一个集BLOG、社交、珍藏于一体的网络社区。在豆瓣上,用户可以点评书籍、影戏、音乐,还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发生和决议。


那么,作为一个日活排名300开外的社交媒体平台,豆瓣凭什么成为社交网络的爆梗生产大户呢?这一切或允许以从它的小组内容生态提及。


“去中央化”的小组模式


豆瓣小组扁平化的治理模式,为成员缔造了加倍开放的讨论环境。其组织结构十分简朴,分为组长、治理员和组员三层。每个小组只有一位组长和多名治理员。组长拥有对小组人事、功效和信息的绝对控制权,而治理员可以对小组成员举行人事操作,对小组内的帖子举行功效操作。小组成员没有人事治理与功效设置的权力,仅能介入发帖与回帖[1]


图片泉源:豆瓣小组


实际上,豆瓣小组的规则往往是由组长与组员配合完善形成的。新生的小组在同好者的通力合作之下变得充实,在不停的试错之中组规得以确立。也正是由于这样,豆瓣小组的讨论是去中央化的,除了某些手艺领域的小组之外,小组之中很少有KOL的存在。引发大量讨论的热帖更多是由于角度新颖、内容有趣,与发帖者是谁关系不大。


开放的环境与KOL的缺失使豆瓣小组区别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小组成员感觉到自己的谈话更容易被他人重视,从而促进了内容生产的正反馈。值得一提的是豆瓣小组内的监视系统并非自上而下的,许多小组成员会自觉负担监视的职责,在发现与组规不符的帖子时都市友好劝删,这样配合缔造与监视的模式对组内的UGC内容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优化。


身份认同促进了UGC生产


霍华德·戈尔德(Howard Rheingold)在他的书中提出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y)这一个观点[2],意为任何人通过特定毗邻的小我私家社交媒体,可以跨越地理界线,以追求配合的利益和目的。豆瓣小组就是典型的通过配合的兴趣兴趣将生疏的网友相连的趣缘社群[3]


现在,豆瓣共拥有71万个小组,包罗旅行、摄影、美食、租房等众多细分领域,险些每小我私家都能在小组找到自己的志趣所在。趣缘社群的存在让同好者可以在赛博空间群集在一起,无视时空的距离,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由于兴趣小众而在现实生涯中感应伶仃的人们,在赛博空间找到了归属,在相互的交流之中投入时间与情绪,在信息的流传中加深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图片泉源:豆瓣小组


热门的豆瓣小组往往会设立较高的进组门槛,想要加入其中则需要发送入组申请并获得治理员的允许。小组的设立可以看作是对同好者的一次筛选,严酷的审核条件则可以看作是对其的二次筛选。有些小组需要在入组申请中填写“记号”,而入组记号则藏在组规之中,只有仔细阅读组规的人才气发现;有些小组需要在入组之前回覆问题而且将问题的准确谜底填在入组申请之中。在履历层层筛选之后,乐成入组的组员会对小组发生较为强烈的归属感,为自己的组员身份感应自满,从而加深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实际上,能够获得入组资格的成员自己对小组主题就很有兴趣,也就是说其对该垂直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领会,于是这样的用户生产内容能够在知足组规的条件之下在组内引起新的讨论。UGC模式厚实了小组的话题交流,带来了多样的气概和价值观,对小组起到了维系和凝聚的作用。组员们对于这些内容的积极响应又反过来激励了更多的内容生产,小组成员在表达和交流中获得自我知足。


另外,社群知名度的提升也在一定水平上促进了小组成员对团体身份的认同。随着豆瓣小组热度的增添,小组成员显著感受到了自己所在的网络社群愈发受到外界关注。而进组审核难度的增添也让社群成员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亚文化群体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稀缺资源。在外界的关注之下,豆瓣小组成员将外界对社群组织的认可内化为了对自己社群成员身份的认可[4]


而对于自我身份和社群团体身份的认同,进一步激发了小组成员的表达欲望。小组成员盼望创作出相符社群规则的多样化内容,盼望自己生产出的原创内容能够被其他成员认可,获得他人的关注与引发热烈的探讨。成员的积极介入对构建网络社群文化至关重要,而这种深度介入辅助小组实现了内容生产的正向循环,小组成员越多的介入到社群讨论之中,就越发增强其对自我以及团体的身份认同。


“弱关系”与前言意识形态


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 )在1973年提出弱关系理论[5],他以为在传统社会,每小我私家接触最频仍的是自己的亲人、同砚、同伙、同事,构成了一种十分稳固但流传局限有限的社会认知,即“强关系”(Strong Ties);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中还存在另外一类更为普遍亦更为浅表的社会认知,例如一个被无意间提到或者打开收音机有时听到的一小我私家,学者把这种关系界说为“弱关系”(Weak Ties)


格兰诺维特以为,互联网提供了让原本素昧生平、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都很遥远的生疏人相互结识和攀谈的机遇,异常适合“弱关系”的确立和增进。在豆瓣小组之中人们发帖回帖,仅仅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竣事之后大部门组员之间并不会私下联络,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壮大的“弱关系”。虽然,小组成员之间的“弱关系”不如“强关系”稳固,然则却具有格兰诺维特所说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流传特征。


豆瓣小组成员之间的“弱关系”使其能够获得更厚实的信息,相比之下,现实生涯中拥有“强关系”的群体内部掌握的讯息相差不多。换句话说,豆瓣小组成员之间的“弱关系”在一定水平上破解了信息茧房,停止了回音室效应。


另外,“弱关系”也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豆瓣用户的前言意识形态(media ideologies)。前言意识形态指的是人们自己所确立的一种信心,这种信心塑造了用户思索和使用差别前言的方式[6]。新生的前言手艺在用户的使用历程之中,往往会被其排列到既有的“情绪序列”之中[7]。在微博、同伙圈等社交平台上,从最初的自由分享、真实自我的展示到最后的“形象治理”,人们对前言的定位在不停发生变化。相比没有同伙的“同伙圈”,小组成员之间“弱联系”反而提高了用户对豆瓣的情绪排序。由于用户相互生疏,在无熟人关注的社交平台,小组成员做到了真正的匿名,以是更敢于表达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提供行业秘辛,甚至讨论私密性极强的话题等等。


三、爆梗变味——小众文化出圈的另一种结果


豆瓣小组中所讨论的话题小众而有趣,隐秘而劲爆,而好奇心是人类除了基本欲望之外的第四驱动力。于是原本仅在小众圈子中火热的UGC,由于媒体的推波助澜成为了网络爆梗。“凡尔赛文学”在微博履历了一次发酵之后,不仅仅引发了网友们的群嘲与模拟,传统媒体从差别角度解读这一社会征象,自媒体也不愿错过热搜的顺风车,纷纷与自身所关联的领域联系起来,对其举行清点归纳。


无论是媒体对于热门的追逐照样民众对于网络迷因的模拟,都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不外,小众文化露出于民众的注视之下,对小组里亚文化原本的兴趣者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相比于小组成员,宽大吃瓜网友并非这些小众文化的真爱粉,而是短暂追逐着网络热门,在玩梗的历程中,原本的梗逐渐变味,这也可能让自己热爱这一亚文化的人感应不适。例如,在凡尔赛文学成为网络热梗之后,TA的首创人在微博叹息:凡学已死。


图片泉源:@小奶球 微博


另外,相比于两微等平台,豆瓣并不是一个全民使用的社交网络应用。而媒体在对其产出的网络爆梗举行剖析时,往往将其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下,难免有些以偏概全。另有少数媒体带着有色眼镜对小组成员举行采访,成稿带有极其强烈的小我私家主观判断,报道之中充满了对亚文化的不屑与贬低,甚至侵犯了被采访者隐私权,给被采访者造成了信用与心理上的危险。


虽然不得不认可的是,舆论流传是盛行梗发酵不可或缺的一部门,在热门头脑下,传媒的介入也险些不可避免。但任何出圈征象,在作育了一部门人的狂欢的同时,也都可能伴随着另一部门人的失踪。未来,还会有更多小众的主题酿成民众的话题,像豆瓣或者说豆瓣小组这样的地方,在成为某种风向标的同时,若何逃过一次又一次的碾压呢?


参考链接:

1.陈梦霖.冲突与共识:豆瓣小组网络社区研究[J].视听,2014(06):103-105.

2.Rheingold, Howard. The virtual community: Finding commection in a computerized world. Addison-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 Inc., 1993.

3.张靖婧. 网络趣缘群体的流传特色研究[D].辽宁大学,2016.

4.刘思飞.浅析以豆瓣小组功效为基础构建的网络社群[J].山西青年,2020(16):10-11.

5.Granovetter, Mark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973): 1360-1380.

6.Gershon, Ilana. "Media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20.2 (2010): 283-293.

7.董晨宇, 段采薏. 我该选择哪种前言说分手 复媒体时代的前言意识形态与前言转换行为[J]. 新闻与写作, 2018.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cms/2020/1126/378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