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未来都会FutureCity(ID:caijingtod),原文题目《明年全球1/3的人远程办公,中国为何做不到?》,作者:任含希(《财经》实习研究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据美国Enterprise Technology Research(企业科技观察)在今年9月举行的观察,2021年全球永远远程办公的员工数目将到达34.4%,相较疫情前的16.4%翻了跨越一倍。
今年以来,推特、微软、Facebook等硅谷巨头已经陆续推出允许员工永远远程事情的政策;中国2020年“两会”时代,“新就业形态”被最高层再次提及。有天下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应起草《远程事情法》,为新的劳动关系和组织方式的形成提供保障。
然而,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远程办公却并不被所有公司所推许。全球最大资管的公司贝莱德的CEO劳伦斯·芬克示意,仅仅通过远程办公软件,员工难以获得变化性的创意,公司文化也难以以远程模式形成。
在全球就业模式远程化的趋势下,中国尚未泛起允许永远居家的科技巨擘。中国白领与“躺着上班”之间还差什么?远程办公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香”吗?
逃离格子间,从上个世纪提及
远程办公已经被讨论了几十年。
十九世纪初期,电话、电报、打字机等发现涌现,现代办公室初具雏形。1968年,家具设计师罗伯特·普罗斯特发现了办公室隔间,这个本意在解放员工的设计却成为了今后数十年困住白领的“牢笼”。
▲ 1968年的办公室隔间
1983年,域名系统泛起,现代互联网降生,终于,面对面不再是相同交流的必要条件;同时,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远程协同事情成为必须。“逃离格子间”的浪潮今后最先了。
2005年,世界上第一个共享事情空间落地旧金山,以科技公司为首,西欧企业纷纷追赶远程办公的潮水。2005-2019年,全球远程办公人数增添了103%。
远程办公下,雇主无法用工时、出勤来监视和评估劳动者的事情,员工在时间上也获得了更多自由,甚至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事情。而使劳资双方的“雇佣关系”向“互助关系”的转变成为可能的,是上世纪公司组织形式的一次大变化。
工业革命后,科层制的组织结构盛行,层层汇报的机制极大优化了分工,每个人各司其职,成为大企业中的齿轮。然而重大的公司架构也弊病丛生。
早在1937年,科斯就在《企业的性子》中提出,随着企业扩大,其内部的边际成本将增添,资源使用效率将降低。科斯的理论成为了组织扁平化理论的劈头,去中央化和放权成为了现代企业组织优化的主题。
▲ 纵向和横向组织架构
而公司结构的扁平化,为远程办公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远程事情下,管理者对员工的控制大大减小,“上级”的看法弱化;另一方面,横向组织系统带来汇报效率提高、公司系统透明化,员工成为了公司的互助者。
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新的就业模式也降生了。工业时代形成的打卡上下班、八小时工时制不再适用于脑力事情者,由于时间已经不是权衡产出的最主要因素;在不受地域限制的情况下,一位“共享员工”甚至可以在签署保密的条件下为数家公司事情,劳资双方不再是传统“一对一”的关系。
在新型雇佣关系下,传统的劳动法显然已经过时。2002年,欧盟出台《远程事情欧洲框架协议》;2010年,美国推出《远程事情促进法》。在相关执法中,远程事情的合法性被明确,员工培训、公司羁系、保密协议等原则也获得确认,新就业模式获得了焦点保障,企业和员工对“在家事情”再也没有挂念。
▲ 21世纪美国在家事情的员工比例,泉源:Quartz
远程办公,离中国白领几步之遥?
2003年Skype问世,成为第一家全球性互联网电话,今后远程办公软件遍地开花。
今年疫情时代,飞书、Zoom、钉钉、石墨等App突然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事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逐渐完善的视频会议、协作编辑、云文件等功能使得脑力劳动者能够轻松在家完成事情。今年五月,Zoom更是获得了9460万次下载量,到达去年同期的43倍。
▲ 2020年5月全球非游戏类App下载量,泉源:SensorTower
疫情早期,Zoom股价暴涨,并成为疫情的反向晴雨表。当Zoom暴涨时,意味着居家办公为主,疫情正在加重;当Zoom下跌时,疫情则在好转。
可见,时至今日,手艺已经不再是阻碍中国就业模式变化的焦点因素。然而,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巨头推出常态化远程办公。不仅如此,据亿欧智库统计,2018年中国远程办公渗透率仅有0.6%,不及美国1/30。
▲ 泉源:亿欧智库
但实际上,远程办公的实现对劳资双方都有着伟大的吸引力。
对企业而言,不再受制于办公场景的事情模式将为公司大大减小用人成本,招募欠发达区域一致技术的人才将成为可能;对员工来说,在家事情不仅节约了通勤的时间和款项成本,还可能带来更好的事情功效。《中国青年报》观察显示,有约莫52%的员工示意在家事情提升了效率,而仅有19%持相反意见。而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早在10年前就用自己的公司做过实验,发现员工在远程办公的9个月里业绩提高了13%,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20%~30%。
显然,在中国,远程办公的需求不小,供应侧来看现有手艺也基本满足要求。然而中国白领离常态化的远程办公另有不少距离,焦点就在保障制度的欠缺。
在中国现行的劳动法中,远程事情的事情性子并没有获得清晰界定。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张颖慧示意,“现行劳动关系的判断尺度并未充实考量远程事情组织从属性弱化的特征,导致远程事情成为雇主执行隐藏雇佣的手段。”
在传统劳动法中,人身从属性是判断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而在远程事情下,员工工时天真、对企业依附性减小,倾向于互助形式的就业模式造成了不少执法纠纷。2017年,某平台签约主播由于在另一平台直播,被原平台告上法院。虽然法院最终判断主播违反平台协议,但不用坐班的“互助式”劳动关系是否建立,现在仍是执法盲区。
▲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的裁判思绪
除此之外,新就业形态下员工的社保缴纳、工伤认定、绩效考核、信息安全等问题都为立法事情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是远程事情和横向协作的制度保障不能到位,常态化、大范围的远程办公就难以实现。今年“两会”时代,天下政协委员高小玫提出起草《远程事情法》的建议,这也将是中国新业态生长所必须的有力后援。
在家上班,百利而无一害?
疫情时代,远程办公被迫短暂普及,关于其常态化的讨论也如火如荼。主流看法以为,2021年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执行永远远程办公,这种省时省力的新业态似乎已经成了企业管理和组织形式提高的标志。
然而就像小米2019年逆流“去扁平化”一样,公司组织形式、劳动关系的变化不会适用于所有企业,远程办公和扁平化组织,都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 2019年,小米“去扁平化”转型
2013年,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宣布克制员工远程办公。在她看来,只有齐聚在办公室、和同事们呆在一起,公司才气拾起“创业精神”,员工才气有创新活力。现在,虽然疫情迫使企业不得不允许员工在家办公,但硅谷的科技公司仍为远程相同带来的社交频率降低、团队联系疏远和公司文化淡化挂念重重。
▲ 2013年,雅虎克制员工远程办公
简直,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处剖析带来不必要的内讧,远程事情带来的事情效率提高也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然则,也只有现场的交流才气带来脑力劳动者之间头脑的碰撞,许多灵感就是由此而生的。
经济学家周其仁谈到创新的“浓度”时也示意,只有往来、碰撞和互助才气增添一个地方的浓度,浓度的提升就会带来能量和影响力。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来说,这样的浓度更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产物的降生都始于一个转瞬即逝的念头,但只能起到简朴的传递信息作用的视频会议软件,可能永远无法替换咖啡馆和会议室里的迸发的头脑火花。
在家事情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吗?或许比起一味追逐远程办公的潮水,寻找最适合企业和员工的事情形式才是更主要的。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远程事情促进法》
《远程事情形态下新型劳动关系的执法保护》,张颖慧
《远程办公时代,范式转换后的三大焦点变化》,徐思彦
《在家办公等远程事情模式下的执法问题处置》,管兴武
《The History of Remote Work, 1560-Present》,Toptal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未来都会FutureCity(ID:caijingtod),作者:任含希(《财经》实习研究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cms/2020/1102/3661.html
- 上一篇:华宇物流注册_量子大唠嗑
- 下一篇:华宇娱乐平台背景_这届年轻人,想睡个好觉有多